大暑時節(jié),正值中伏前后,天氣進入了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,也正逢雨熱同季。
農(nóng)家在這個時期要時刻注意暴雨侵襲,預(yù)防洪澇災(zāi)害的發(fā)生。
35℃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,經(jīng)常還會出現(xiàn)40℃的高溫天氣,全國各地溫差不大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熱也,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大也。”
大暑節(jié)氣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、氣溫最高的時期。
每到大暑時節(jié),由于氣溫偏高又有雨水,細(xì)菌容易滋生,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,到了夜晚,經(jīng)??梢钥吹轿灮鹣x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。另外土壤高溫潮濕,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。
燒仙草也是臺灣的名小吃之一,當(dāng)?shù)卦诖笫钸€有吃鳳梨的習(xí)俗,因為這個時節(jié)的鳳梨最好吃,有敗火的作用,再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(fā)音和“旺來”相同,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、生意興隆的象征。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(jié)則有吃荔枝、羊肉和米糟的習(xí)俗,叫做“過大暑”。
宸銘鉸鏈溫馨提示:
【及時補水、補充體力】
大暑氣候炎熱,人體出汗多,消耗也大,所以戶外工作者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與體力。在日常生活中清淡飲食,多吃新鮮蔬菜。蔬菜和瓜果可為人體提供必需的糖類、蛋白質(zhì)等營養(yǎng)素,還能為人體補充所需的大量維生素。同時,喝水的頻率也要增加,為身體補充水分。
【出門也要選時間】
夏日最熱的時候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,此時太陽高掛,酷熱難消。所以要出行的人最好避開這一時間段,選擇相對涼快的早晨或傍晚出行。
【防暑用品要齊全】
預(yù)防中暑,關(guān)鍵是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酷暑中,除了喝水,大家可以采用防曬用品進行降溫。比如出行時可以戴上遮陽帽、太陽鏡、防曬冰袖、便攜式小風(fēng)扇、涂抹防曬霜。此外,大家在身上也可以備一些防暑降溫藥品,如十滴水、仁丹、藿香正氣水等,以備不時之需。